中国平安进军资讯领域“失败” 旗下资讯产品豹耳诞生不到半年将转型做社交电商
近日,三言财经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平安集团旗下的新闻资讯产品豹耳APP即将转型。
据了解,豹耳此次转型将由新闻资讯类信息产品转变为社交电商平台。简而言之,转型后的豹耳APP将不再有纯资讯页面。此外,平台也即将停止对入驻的第三方媒体补贴。
豹耳APP是平安集团牵头打造的一款结合了信息资讯平台以及电商平台的综合产品,其运营主体为深圳豹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7月。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出生不到半年之久的资讯产品,竟在年末宣布要转型做社交电商。
而且有网友曾在社交平台爆料称,豹耳项目花光了平安的几个亿,但仍然失败。项目已面临大规模裁员,仅留100人。不过,该说法也被中国平安方面辟谣,称爆料内容不实。
实际上,豹耳的前身是平安公司曾经计划推出的全媒体资讯平台平安头条。
2019年11月,多家媒体曾报道宝博资讯发布的一则招聘信息。据该招聘信息,平安旗下平安头条计划招募180名财经记者,进行财经新闻和视讯节目内容生产。
此外,招聘信息中称,平安头条是中国平安集团打造的全媒体资讯平台。而宝博资讯是深圳赛安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平安金融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持有其42.86%股份。
外界对平安集团此举解读为其将要进军媒体圈,资讯内容是希望能够将平安集团内部业务进行打通。据知情人士称,平安头条计划打造四大类综合平台,除了财经板块外,还包括汽车、健康和教育板块。其中,汽车板块计划与汽车之家内容资讯整合;而健康板块则与平安好医生内容链接。
然而,最终平安头条项目因未取得新闻牌照未能正式面世。深圳宝博资讯此后发布声明称,公司于2019年9月筹建,平安头条是依据平安集团战略转型需要,只服务于集团内部生态,为其用户和客户提供日常信息服务的客户端。公司不是新闻机构,未取得新闻采编权。
但此后,有知情人士透露,因无新闻牌照却又公开招聘记者,宝博资讯被监管部门批评。随后不久深圳宝博资讯科技有限公司被注销。
2020年7月21日,深圳豹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据工商信息显示,豹耳科技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正是此前平安头条团队负责人、唯品会前副总裁黄红英,董事长为平安集团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陆敏。
此外,豹耳科技三大股东分别为乌鲁木齐广丰旗股权投资有限合伙企业、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信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隶属于深圳报业集团,这也意味着豹耳项目新闻牌照问题获得解决。
正式上线后,豹耳APP也邀请诸多第三方媒体平台注册豹耳号,以信息流方式发布文章以及短视频。
目前,豹耳APP中包含有财经、健康、娱乐、汽车、科技等二十余个频道。天博综合平台登录各频道内容大部分来自第三方媒体、自媒体,也有包括豹耳健康、豹耳旅行等原创内容。
三言财经注意到,虽然豹耳APP成立不久,但入驻该平台的各方媒体并不少,产出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
除了资讯内容外,豹耳APP还自带一个小型电商平台。产品资讯包含家居、美妆、食品、家电等共十个门类。用户在浏览资讯之余,可以在豹耳商城内购物。
和其他资讯类产品类似,为了增加用户粘度,豹耳还设置了分享营销信息享受返利板块。也就是用户只要将豹耳上推荐的各项营销信息分享给好友或者社交平台中,只要商品被下单购买,分享者则会获得一定比例的返利。
由此可见,豹耳APP做到了内容涉猎范围广并且较为丰富,此外还结合了电商同时也有留住客户的返利手段。
从表面上看,豹耳平台和其他资讯平台并无差异。而将电商与资讯产品结合也很难算较大创新。
虽然在内容生产方面,豹耳可以与平安旗下多个业务产生有效结合。例如汽车之家、平安好医生等。但是在如今中国资讯产品市场已成为红海的情况下,要想杀出重围并不是那么容易。
实际上,豹耳本质上是服务于平安集团生态的资讯产品,并不是单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平台。
豹耳APP还隐藏着一个保险从业人员界面,在进入该界面后,豹耳APP则完全成为一款保险产品营销工具。
保险员模式与普通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多了一个工作台页面。在该页面中,包含有超级主页、保险产品对比保险营销、商品收益等诸多板块。
保险业务员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将相关讯息内容做成宣传卡推广给自己的客户。此外,保险业务员也可以直观的从豹耳APP中看到自己发送的超级页面被转发、阅读数等信息。
按照知情人士对三言财经透露的消息,豹耳资讯页面将保留至今年12月底。之后将完全转型,甚至连第三方媒体号都将取消。
在信息时代用户对信息获取渠道、以及内容质量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随着我国互联网发展,信息流行业早已成为红海。
目前,信息流行业中BAT都花了大力气布局。例如百度的百家号、阿里巴巴的UC平台等。还有字节跳动、趣头条、天博综合平台登录以及网易新浪等老牌互联网公司。
而这些巨头为了站住市场,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例如百家号可以通过百度搜索以及百度APP引流;今日头条通过强大的算法为用户推荐想看的内容等。
此外,要保证在信息流行业拥有一席之地,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投入。内容生产不仅仅需要各个第三方生态,更需要有高质量原创内容。
从这方面来看,豹耳既要在强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前行,还要在此基础上保持不断的内容生产。所以平安方面选择往社交电商方向转型也在情理之中。
如前文所述,豹耳APP为保险从业者提供了大量助力保险销售的定制化功能。并且通过这些功能实现了让新闻资讯与保险产品营销完美结合。
所以,豹耳平台也就不单纯面向普通用户,更是成为了平安集团生态内的一款工具型APP。
但这种产品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和平安集团现有营销工具难免会造成重合,而且还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增加学习成本。
此外,对于保险营销来说,豹耳提供的定制资讯用于维护客户功能创新性并不高。保险业务员完全可以利用现有工具有针对性的给客户推送相关讯息。
因此,豹耳作为资讯平台无论是面对普通用户还是保险从业者,其缺少抓住用户的核心竞争力。及时转型或许是这款产品能够持续生存的唯一条件。